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82篇
电工技术   328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48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4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文章介绍了一种消减输电线覆冰爆震药管的设计、研究、性能及应用,提出并探讨了一种人工消减输电线覆冰的方法,进行了野外模拟除冰试验,并与计算机仿真模拟计算进行了对比,在人工消减雨凇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12.
利用FLUENT中的SST模型对不同索距的扇形覆冰双索和无覆冰双索绕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下游索在0°~90°风攻角下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以及驰振力系数,进而研究两索之间的距离、风攻角及有无覆冰等条件对双索尾流驰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冰双索三维数值模拟结果与无覆冰双索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差异较大;覆冰双索比无覆冰双索更易发生尾流驰振失稳;拉索间距越近,发生尾流驰振的可能性更大,当覆冰拉索间距超过一定范围时,不会发生尾流驰振失稳;双索发生尾流驰振的风攻角范围与拉索之间的距离有关,拉索间距越近,发生尾流驰振失稳的风攻角越小;不同间距双索的绕流场存在很大差异,当拉索间距较近时,类似于单钝体绕流。  相似文献   
613.
张暕  何青  魏靖一 《中国电力》2016,49(4):49-54
输电线路系统由于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等不同会遇到一系列的静力和动力学问题,而确定架空输电线路空间曲线是研究覆冰架空输电线路力学问题的前提。针对原有的悬链法和抛物线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架空输电线路空间曲线的统一计算方法。以实际架空输电线路为例,应用原有方法和该方法对不同覆冰工况和不同高差角时的空间形态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精度更高,符合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614.
615.
ZB1酒杯型钢管塔是我国第1基应用于重冰区线路工程的特高压单回路铁塔。整塔采用钢管结构,仅在地线顶架采用角钢。钢管最高材质为Q345,全部采用插板和锻造法兰联接;在ZB1塔结构设计过程中,对杆塔塔型优化、节点构造、埃菲尔效应、钢管构件杆端弯矩等进行了研究,完善了铁塔设计。ZB1酒杯型钢管塔成功地通过了真型试验,表明我国特高压杆塔尤其是重冰区杆塔在设计、加工等环节有了可靠保障,可在特高压工程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616.
陈宾  鲁伟 《煤炭技术》2012,31(2):89-91
针对寺河煤矿东井区23071巷和33112巷连采机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采用分源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掘进面瓦斯涌出量随着掘进进尺的增加而增大,煤壁瓦斯涌出所占工作面瓦斯涌出的比例也是逐渐增加的。从统计数据可知,连采机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总量中,落煤瓦斯涌出占16.2%~34.5%,煤壁瓦斯涌出占65.5%~83.8%,为西井区和东井区接替盘区巷道掘进时的瓦斯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17.
Ice accretion on wind turbines' blades is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of systems installed in cold climate locations, resulting in power performance deterioration and excessive nacelle oscillation. In this work, consistent detection of icing events is achieved utilizing indications from the nacelle accelerometers and power performance analysis. Features extracted from these two techniques serve as inputs in a decision‐making scheme, allowing early activation of de‐icing systems or shut down of the wind turbine. An additional parameter is the month of operation, assuring consistent outcomes in both winter and summer seasons. The amplitude of lateral nacelle vibration at rotor speed is the used condition indicator from vibration standpoint, which is verified by the presence of sinusoidal shape in high‐resolution time waveforms. Employment of k‐nearest neighbour on wind speed ‐ power production data sets leads to successful recognition of power performance deterioration. Results from one wind park consisting of 13 turbines operating under icing are presented, where similar patterns on both vibration and power curve data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on the reliable detection of icing formation.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18.
The effect of delayed icing on quality deterioration of rainbow trout (Onchorynchus mykiss) iced 0, 4 and 8 h after catch was assessed by chemical, microbiological and sensory methods. 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 free fatty acids (FFA), peroxide value (PV) and thiobarbituric acid (TBA) values increased during the pre-icing duration. Delayed icing led to significant increased (p < 0.05) in total viable counts (TVC) throughout the period of storage. This study showed that sensory analysis of rainbow trout correlated well with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Results of this study according microbiological and sensory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shelf-life of rainbow trout stored in ice immediately after catch was approximately 9–11 days, while delay in icing for 4 and 8 h shortened the shelf-life was around 5–7 and 1–3 day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619.
杨华 《电力建设》2011,32(2):13-18
覆冰荷载是架空输电线路的基本荷载之一,对线路工程造价的敏感性很高,对线路工程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要科学地确定符合当地客观实际的冰区,首先必须进行区域覆冰气候分析,充分收集线路地区导线覆冰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进行广泛的覆冰调查,建立观冰站点观测导线覆冰,必要时开展导线覆冰专题研究,然后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资料分析和计算,最后结合线路经过区域的地形、海拔、植被、水体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归纳总结了覆冰调查的范围、内容、对象、技巧以及调查资料的可靠性评价、代表性分析和重现期确定;提出了设计冰厚计算的基本方法及其计算参数的订正选取原则和确定设计冰厚的方法展望;提出了覆冰微地形的判别方法及其冰厚修正原则;提出了线路冰区划分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620.
贵州电网冰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 年1~2 月, 我国南方电网遭受历史罕见的覆冰积雪天气条件, 使电网设备严重覆冰, 造成输电线路发生大面积倒杆(塔)、断线(串)事故, 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贵州电网是这次冰灾中受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历史上罕见的、长时间的冰雪冻雨气象条件是导致贵州省电网发生冰灾的基本原因, 但贵州省电网发生冰灾仍具有微地形、小气候特征, 对输电线路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冰灾发生后应急预案不完善也是导致这次冰灾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提出应认真分析、冷静对待这种小概率事件, 避免盲目和浮躁, 不宜草率提出全面提高抗冰设计标准, 应对贵州电网覆冰的微气象条件、微地理特征进行充分的调查、系统分析, 根据微气象条件和微地理特征划分冰区等级, 并提出了今后防止或减少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输电线路发生类似冰灾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